第813章 品牌效应

  第813章 品牌效应

  “利维坦”号超级邮轮庞大的船身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人群瞬间爆发出一片欢呼,有人远远地朝邮轮挥手,有人高举着小旗挥舞,还有人大声喊叫吹着口哨。

  潘兴感激的望了夏尔一眼:“保护‘利维坦’号的两艘军舰是法兰西的‘冒险级’驱逐舰,中将,再次表示感谢!”

  “您太客气了,将军。”夏尔回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同时示威似的瞄了另一侧的基钦纳和黑格一眼。

  哈伯德插了一句:“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将为我们提供的这种保护是免费的。我们曾提出为每艘军舰每天提供1000美金的补贴,但被中将拒绝了。”

  “是吗?”提贾尼意外的望了夏尔一眼。

  这可不太像夏尔,他这个资本家对英国可是想尽一切办法“雁过拔毛”,对美国却这么大方。

  夏尔斜了提贾尼一眼,你个富二代懂个毛线,这叫品牌效应!

  英国是典型的商业国家,跟他谈生意就算是亲兄弟明算帐,一分一毛都不能少。

  美国这时期是讲人文、讲博爱、讲自由,虽说也是资本家和政治编织出的美丽的谎言,但美国人民已被洗得很吃这一套。

  对付他们,就更应该“以人为本”。

  因此法兰西海军在保护“利维坦”号时,对美军宣传的是这样的:

  “夏尔中将认为‘利维坦’号不只是‘利维坦’号。”

  “一艘邮轮在他眼里不值一提,哪怕是一艘造价不菲的超级邮轮。”

  “夏尔中将认为,更重要的邮轮上承载的上万名生命,无关国籍,生命安全任何时候都应得到尊重!”

  ……

  (上图为超级邮轮“利维坦”号,它原本是德国的“祖国”号,但因为一战爆发航道被封只能滞留在当时为中立国的美国,美国宣战后,扣留了“祖国”号将其改造为运输船并改名为“利维坦”号。它超载一次可运14000人,但由于超载和恶劣的条件导致暴发‘西班牙’流感。该船也成为一战美军跨大西洋运输的重要象征之一)

  夏尔的这通“人文关怀”瞬间就将美国大兵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再加上夏尔用“冒险级”驱逐舰给他们营造出来的安全感,往后美国大兵就有认准伯纳德集团的装备了,哪怕是实际上没什么区别的装备也不例外。

  事实也是如此。

  在“利维坦”号行驶在海上这几天,无聊的美国大兵就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讨论英法装备:

  “嘿,英国不是世界第一海军吗?为什么保护我们的却是法兰西军舰?”

  “老兄,你平时一定很少看报纸,这是法兰西最先进的反潜军舰,它装备有‘回声探测仪’,据说能侦测到几千米远的潜艇。”

  “是的,我也听说过这个。在它的保护下才是最安全的,英国的军舰只是数量多而已,法兰西的军舰却是高科技!”

  ……

  船舱里的另一群人在讨论头盔:

  “我们到那后也许要装备英、法两种头盔,你们认为哪种头盔更好?”

  “我认为是英国的笠形头盔,它的前沿在雨季时能遮挡雨水,这对射击很重要。”

  但这说法马上遭到其它人的群嘲:

  “有多愚蠢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在雨水下不会有什么区别,你甚至很难看到目标。”

  “笠形头盔更容易暴露自己,因为它的边缘在背景环境下显得很突兀。”

  “是的,法兰西的‘亚德里安’头盔没这样的问题了,你认为是遮挡雨水更重要,还是保住自己的脑袋更重要?”

  周围发出了一片笑声。

  法制“亚德里安”头盔轻松取胜,得到美国大兵的一致认同。

  ……

  这就是“意林”宣传的作用。

  只需要编造几个简简单单的小故事,哪怕这些小故事是在污辱人的智商,但依旧能塑造出品牌效应和工匠精神,让产品轻松打败对手占领市场。

  现在,是夏尔的装备成为名牌登顶宣传之颠的时候,夏尔当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

  只要利用得当,再加上实战中取得的胜利,几乎没有哪个国家的军工能与伯纳德集团竞争,世界第一强国或工业第一大国也不行。

  因为他们买的不仅是实物,更是心理安慰和信心,他们相信自己买到的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它能在战场上最大限度保全自己的性命。

  ……

  “利维坦”号越来越近,美军大兵站在邮轮上兴奋的朝岸上的人们挥手欢呼,密密麻麻的就像蚂蚁似的。

  在水手的忙碌下,邮轮费了好一会儿功夫才在港口停稳。

  军乐再次响起,一队队美军士兵沿着舷梯走了下来,他们一个个头戴蒙大拿帽,脸上带着阳光自信的笑容,年轻又有朝气,一边兴奋的挥手一边炯炯有神的跨着大步。

  这些听起来像是褒义词,但对于战场却是贬义,彻底的贬义。

  一个有经验的老兵,应该是面无表情双目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