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 4 章

横店录制,为此还特意修建了两栋样板楼做拍摄点。

  这类工程在横店并不少见,为了赶工搭建时用的是轻便材料,基本上录完就拆,不仅造价便宜、还十分灵活。

  顾晏津这几年大多都是采用外景和实景拍摄,来横店次数不多,但他自己也做过这类的场景,所以并不陌生,看一眼大概就知道节目组的施工用价和好坏了。

  但这些并不重要。

  顾晏津拉着行李箱一走进去,就被四面八方的摄像头给定住了。

  墙角处、树枝里、路灯上,艺统带着他绕了一圈熟悉场地,他粗略数了一下,光外景的摄像头布置就有四五十个,这些还是肉眼看得到的,没算上微型摄像头和录播厅、休息间的。

  顾晏津感觉到了一种强迫的不适。

  来之前他就听梁映说过,现在的生活类综艺,一个或者一对嘉宾的住处里大概就有二十来个摄像头,除了卫生间这种私密场所,基本上全方位无死角地包括到了,如果地方大、那安装得更多。但他说的再多顾晏津也没实感,直到自己亲眼看到时,才发觉有多么怪异。

  在片场时演员虽然也活在摄像机下,但那都是固定的拍摄机位,其他时候都是自由的,大家也都清楚是工作,远没有私生活被监控让人感到不适。

  怪不得真人秀要演,也是,除了已经习惯镜头的演员,大概没几个正常人能在这种监视下暴露出自己真实的一面。

  还没拍摄,他就已经想走了。

  艺统大约也看出他的变化,贴心地解释:“这边整个都算拍摄场地,是学员聚集的地方,所以镜头会比较多。但是1号楼过去有一片小花园,那边和一楼后面的大晒台都是没有监控的,过一会儿我也会带您走一圈,熟悉一下环境。”

  顾晏津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下来。

  “麻烦你了。”

  艺统赶紧说:“哪里哪里,顾导你太客气了,这都是我该做的。”

  说着,他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这位统筹也是干了好几年了,在行业里一直十分稳妥,要不然也不会把顾晏津这个烫手山芋交给他来接待。

  说实话他一开始还挺紧张的,毕竟顾晏津的资料基本等于他的履历,他本人又是第一次参加综艺,事前也没有交代过什么,这种情况反而要慎之又慎,因为没有标雷就代表着可能已经站在了地雷地。

  在见到顾晏津之前,他一直在想这人到底有多难搞,难到资本在他面前都不太硬气得起来,但现实给他的印象又好像不是那样,起码比一些要一路打着遮阳伞、甚至喂水喂到嘴边的皇帝好多了。

  但说到底人不可貌相,他提醒自己还是不能松懈,以免等下就给他来个大的。

  顾晏津跟着他逛了一圈,把拍摄场地和摄影棚熟悉一遍后,就回了酒店。

  导师的拍摄内容没有学员那么复杂,基本上只在录播厅和拍摄现场晃悠,也不必跟着学员和摄像头一起住新盖的样板楼,制作组在附近包了一家酒店供他们居住,套房里配备书房、客厅和厨房,书房还配备了一台imac经典色,样样俱全。

  顾晏津过去时,酒店房间已经提前开好了空调,一进屋就感觉到扑面的凉爽,室内打扫得干干净净,窗帘只拉了白纱的那一层,柔和的光线落进屋内,明亮温柔。

  他进卫生间冲了个澡,出来后点了个外卖,还不忘在群里吐槽:

  【感觉我是来当皇帝了】

  消息发出去,底下多了一票哈哈哈。

  【是不是特别爽?】

  【你没看现在的中年演员都开始往综艺转了吗?要不然就是直播带货,真就是轻轻松松挣钱,而且那种有梗的会做效果的节目组都抢着要】

  【妈的,你什么时候能让我们这群中年导演也迎一下改革春风啊,好歹肥水不流外人田@送客】

  【别说了,我要破防了,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当牛马】

  说这话的是宋知名,也是他们的大学同学,之前是做节目执行导演的,后来转岗对接商务去了,但也没差,只是从一种品类的孙子切换到另外一个品种的孙子。

  就连深居大山拍纪录片的陈世杰都冒泡了,只是画风和他们明显不是一个频道。

  【怎么了?发生什么了?老顾要转行当演员了吗?】

  根本没人回答他,全都在问他怎么有空上网了,纪录片拍完没有。

  陈世杰回答没有,还在深山里呢,大家又问那怎么有网了?

  陈世杰拍摄的都是自然风光,条件很艰苦,经常要深入各种无人区和深山,没网是常态。他也不怎么在群里发言,隔十天半个月的出来冒个泡,整得跟坐牢似的,他每回发消息大家都笑话他是刚放出来。

  这次刚进山就回复消息,挺稀奇。

  陈世杰答道:“前段时间这片搞基建,村通网了,我也跟着蹭到了。”

  底下刷了一排大拇指,都是祝贺的。

  顾晏津洗了个苹果,一边吃一边打字:“d市最近下雨挺多,你们注意安全,小心山上的泥石流。”

  西北地带地势落差大,高山连绵不绝,而且大多数地方都很贫困,在这种人烟稀少的地方拍摄有很大风险,前两天顾晏津就看到某市被水淹了,洪涝一直不退,到现在还在抢险。

  陈世杰发了个ok。

  【我们这边带了个很有经验的本地向导,他不让进山我们就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