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燕苏走到凉亭的旁边,交给了手停着的赵都统,“解药,给所有人都喂下去。”

  赵都统一直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连忙感激的接过,“快,所有人快过来领解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那些人喝解药的时候,李太医有些犹豫的走到了莫星河的面前。

  纠结了半晌,李太医这才开口。“郡主,下官有一事好奇,不知道郡主可否为下官解惑?”

  对于李太医的主动开口,莫星河玩味的挑眉,“问。”

  “为什么刚才郡主切开了他的肚皮,但是他却没有鲜血流出呢?在人的肚皮表面,会有很多血液孔,想要划开他的肚皮,很难避免会划破管。”

  这一点,不只有李太医好奇,一旁的郝太医,包括在场所有太医都好奇。

  “人的肌肉有一定的走向,只要顺着肌肉的肌理方向进行钝性分离,伤口不仅平滑整齐,缝合的时候也会很简单,这种情况下,不会触碰到旁边的血管,所以,不是没有血液流出,而是极少,只要缝合的好,后期食一些补药就能够很好的愈合,不会留下后遗症,再配合祛疤药膏使用,基本连疤都不会留。”

  一旁的李太医顿悟,“原来如此,看来,在肌肉之上,下官还有很多地方要学习。”

  莫星河把手中的毛巾递给了一旁的张一后道,“我的马车已经备好,即刻离开钱塘镇,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太医署。告辞。”

  话落,火红色的长裙翻飞,没有给众人挽留的机会,便离开了南城。

  看着她消失的背影,李太医心中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一旁的温太医感叹道,“淮安郡主就这么离开,这是打定了主意,把这场功劳全部都让给我们了。我们可如何担得起?”

  “就在前两日,我还以为淮安郡主想要独揽功劳呢,其实仔细想想,这场瘟疫能够解除,的确全部都仰仗淮安郡主,我们虽然说做了许多,可终究不到点子上。”

  “是啊,淮安郡主一腔仁义之心,先前我真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这般惊才绝艳,医者仁心的女子,真是我南召的骄傲!”

  “我是怎么都没有想到,淮安郡主的医术居然会如此的高超,先前还以为是谣言,如今亲眼一看,简直是让人叹为观止,淮安郡主乃是女儿身,若他是男儿,毕竟能在行医之道名扬天下!”

  “女儿之身又能如何?你瞧淮安郡主刚才那手法,我敢担保,就算是我们亲自下阵,也是根本就做不到那般淋漓尽致的!!”

  队伍当中,最为年老的王太医感叹的道,“是啊是啊!淮安郡主可真不愧是当年平阳郡主的女儿啊!”

  一旁的温太医顿是好奇,“哦?此话怎么说?难道当初的平阳郡主也是医术精湛??”

  李太医也凑上了耳朵,难得八卦,“说来听听。”

  那王太医提起往事,有些怀念,“这平阳郡主当年,也是热爱医术,何止是精湛啊,那简直就是圣手回春,当年老夫曾经有幸看过平阳郡主相救太后身边最信任的老嬷嬷,那手法,娴熟精湛,医术理论知识更是令人叹服。”

  一旁的几位太医早就被勾得心痒痒,迫切的询问,“哦??王太医快说快说!!”

  王太医刻意卖了一个关子。

  “当年那老嬷嬷突然昏厥,心脉狂跳,脸色发白,呼吸更是越来越弱,你们可知道这是属于什么病理?”

  李太医是最先猜出来的,“难道,那老嬷嬷患的是心脏衰竭?”

  王太医点头,“正是,而且属于急性发作,在当年,心脏衰竭根本就没有治疗的办法。”

  “就连太医院的人都没有办法,可那平阳郡主偏生就是把人从阎王殿给拉了回来,不过这件事情后来便被人刻意的隐瞒消息,随着平阳郡主的逝世,渐渐的也就不被人所知了。如今瞧着淮安郡主,可真是继承了她母亲的天赋,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温太医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还猜测这淮安郡主为何如此厉害,难道是拜了师傅,原来是有这个天赋!”

  “唉,同人不同命啊,在医道上,有些人浸淫数年,也有可能不得成就,可有些人天赋颇高,只需自学便可一点就透,其实努力并不是成功的关键,而那一点天赋才是最重要的。”

  “好了,大家都别聊了,我们还是去看看那些服了解药的人如何了。”

  “走吧走吧!”

  太医们各做各事,南城有关于莫星河的讨论却是久久不散。

  而这厢,莫星河人已经到了钱塘城外,两辆马车安静的候着,马车的外面,站着一个粉衣长裙的女子,脸色有些发白,整个人局促地站在那里,一双单纯可爱的大眼睛此刻有些阴沉的低着自己的脚,一柱香的时间就保持这么一个动作。

  两辆马车周围都有侍卫在看管者,其中还专门有两个侍卫在盯着那粉衣女子。

  莫星河走出钱塘镇的时候,烈日已经散去了几分,没了那股子嚣张劲,连光芒都有些微弱。

  “我今日去抓人的时候,她正准备离开,刚好被危月发现不对,便拦了下来,要不然,今日人可就跑了。”

  远远的看着那一道粉红色的身影,紫陌臣声音有些发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燕苏摇晃着手中的折扇,有些可惜的摇头,“那般一个单纯可爱的姑娘,如今倒是变成了心思恶毒之人。莫星河,说来你也真够倒霉的,若不是为了救独孤臣,你也不用受那么大的苦。”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