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皇陵前的兄弟相谈

  大唐皇帝李建成坐在大殿御座之上。

  听着朝堂上文武就新领地,还没有被命名的新土地,正在不断的争执、讨论。

  李建成心中已经开始浮现新版的大唐全图了。

  太国舅府呢,也在讨论。

  只是讨论的方向不同,眼下还没有新的方案与长安城进一步讨论。

  这时,有一位老臣子出列。

  “臣,十分担心。”

  一群人唱好的时候,突然有人喊担心,朝堂上的声音安静了一半。

  李建成示意:“卿,尽言。”

  屈突盖。

  曾经在隋时担任过长安令,大将军屈突通的弟弟。

  屈突盖上前:“臣读过一些书,也请教过鸿胪寺。六诏以南为骠国,骠国以西为天竺,骠国以东为扶南,现为属国自立的真腊国。骠国以南,是扶南国。骠国的国都,距离扶南国都,并不远。”

  “地广人稀,骠国只是失去了都城。恐会引得不必要的纷争,若真腊、扶南兵马至,或是天竺有敌,吐蕃出兵,守得住的土地才是土地,守不住的,便是我大唐子民的丧命之地。”

  提到战略、军事。

  此时的长安朝堂上,不敢说个个都是草包,却也是水平有限。

  李建成懂兵。

  水平呢,不算差。

  不过,长安还有一位高手。

  屈突盖提出这问题之后,也没想着要得到答案,只是提出自己的担心。

  一块肥肉放在那里,没有实际控制,只凭大唐一个名字,未必就安全,要有实实在在,最安全的方案。

  所以,当晚,李建成就悄悄的离开长安。

  深夜的时候,李建民来到了先帝李渊的陵墓。

  此时,已经是深夜,守陵的李世民还没睡,正在月光下练刀。

  “二郎。”

  听到这一声二郎,李世民猛的回过头来。

  在短暂的错愕之后,李世民整理衣服,施大礼:“臣……”

  一个臣字出口,李建成已经扶起李世民:“没有群臣,只有兄弟。”

  李世民依然完成了施礼:“圣人来此,臣这里只有粗茶。”

  李建成握着李世民的手,看着李世民,就盯着李世民的眼睛,好一会之后才说道:“兄弟之情,就这么淡薄了?”

  “君臣之道,臣……。”李世民自己也说不下去了。

  他们两人,也真的到了要和对方动刀子的程度。

  李建成把话说的更直白:“舅舅肯定对你有承诺,否则你不会安心在这里守陵。太国舅府,眼下正在全力整合已经拥有的力量,建造火器、船只,永业军不出战,却是每日操练。”

  “兄,虽然掌军的能力不如你,更不如舅舅,却也明白,今时今日,高句丽已经不值当用举国之力去打了。倭岛更没必要,那么就是西进。”

  李建成拿出一只水果罐头:“说个趣事,商号往高句丽贩运此物,用了最粗浅的计策,泉氏定下规矩,冰鲜荔枝、糖水荔枝,仅限泉氏以及另两个大贵族享用,其余各家如享用,便是罪。”

  李世民感慨了一句:“自掘坟墓!”

  李建成:“不仅如此,还有新式的丝绸,妆花绒。高句丽并没有太多可以成为商品的货物,自国内城被我大唐占据,高句丽参也没了产地,高句丽的中小贵族开始偷偷贩运前百济、新罗的人为奴。”

  话题聊开了,兄弟二人也没那么多隔阂。

  坐下,吃着去年运过来的水果罐头,喝着茶,聊着当今的天下大事。

  李建成开始讲述洱海、六诏这边的事情。

  然后讲了屈突盖的担心。

  讲完,李建成说:“征战之事,太国舅府自有主意,断然不会出现屈突将军所担心的事情,只是我也领军,却想不出来,此事有何高明的解法。骠国东西三千里、南北三千里,没有多少险地可守。”

  李世民表情平淡:“兄,大唐户籍有多少?”

  李建成:“四百多万户,但岭南有些还不册,红河三角州也有一些不在册。”

  李世民:“舅舅南下洱海,可登记入册的白蛮有多少、乌蛮有多少?”

  李建成这个皇帝,也是勤政的。

  立即回答:“白蛮,这要算各族,合计约三十五万户。乌蛮暂没算。”

  李世民:“白蛮,就记载,全民皆兵。”

  李建成:“是。”

  李世民:“舅舅攻略红河三角州,没有再南下,或是西进,受限于当于的环境,沼泽、瘴毒、丛林等等。那么,骠国有多少贵族,多少平民,多少奴隶呢?”

  李建成:“数据不详,就骠国都城找到的卷宗,都城仅一万多户,但就先锋营报告,七成都是奴隶,不在册。”

  李世民:“有我大唐四分之一的人口。当年武侯南征,也受限于丛林、沼泽、瘴毒。南诏、骠国,他们自有克制丛林、沼泽、瘴毒的手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