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章

:“二叔,我就那么一说,待不了多久。”

  不过赵铁清依旧去添柴火去了。

  北方农村冬天屋里其实是很冷的,这个年代,能用的起媒的人,那是非富即贵。

  其实不只是这个年代,就算后世,有几个农村的,能烧的起煤?

  后世虽然生活好了,但是在农村,依旧烧火的时候,用的是木头。没有木头就弄树枝,亦或是秸秆。

  赵大鹅是知道的,待到了后期,秸秆也舍不得烧火了,都卖掉了。人们似乎又回到了捡牛粪的年代了。

  赵铁清家里柴火,倒是多的离谱。这和赵大鹅的大姨家有一拼。

  很多很多木头,甚至有点煤。赵大鹅也不知道赵铁清的煤是哪来的,不过赵大鹅都不用猜,九成不是偷来的,就是偷来的。

  赵铁清两口子,抠门的离谱,不可能花钱买。

  赵大鹅其实有时候知道,像东台子村,你很难找到十全十美人性的人,很多人都多少有点小毛病。主因是穷,次要的因素是这个年代,没有监控……

  赵铁清添了点柴火,之后又进了屋里,把茶壶拿出来,沏了一壶茶。

  “大鹅呀,我和你说呀,我前段时间,整点好茶叶。金骏眉茶叶,老贵了。别人来了,我都舍不得喝。这就是你来了,我给你整点。”赵铁清一边说,一边晃荡着茶壶。

  过了一会儿,应该是茶水沏出来了颜色,赵铁清给赵大鹅刷了一个茶碗,之后倒了一碗。

  喀县盛产红沙土,也就是外边一直说的紫砂。

  这东西在南方,还成了特别出名的紫砂之都。不过在当地,不值钱。哪怕后世,产业园也盖了,品质也是一样的,但是仍旧不温不火。

  这茶杯,就是紫砂茶杯。

  看起来做工还特别好。

  其实,喀县有几个特产:紫砂,陈醋,水,烧酒,金矿。

  后世这几个东西,基本上都名扬海外了。特别是是陈醋,都出口了,当地也吃不起,嗷嗷贵。

  不过这里边赵大鹅暂时涉猎到的只有康熙泉。

  虽然康熙泉在赵大鹅家,但是其实村里的井水,都是不错的。配合着紫砂茶杯,金骏眉,这茶喝起来,特别舒服。

  赵大鹅尝了一口,感觉味道不错。

  “还是二叔心疼我。嘿嘿嘿……改天我给我大哥介绍个对象哈。”

  赵铁清和孙晓霞就笑:“你呀……”

  过了一会儿,孙晓霞说道:“对了,大鹅。我这有个皮子。我给你缝个帽子吧。”

  赵大鹅立刻来了精神:“啥皮子?”

  孙晓霞一副神秘兮兮的说道:“狐狸狗子的。”

  赵大鹅倒吸一口凉气:卧槽!这玩意山上也有?

  赵大鹅是真没听说山上有狐狸呀。

  孙晓霞使了个眼色,赵铁清就去外边,不一会儿拿回来一张狐狸皮子,红色的,看起来火红火红的,特别漂亮。

  “自己抓的?”

  赵铁清点点头:“套兔子套着的。”

  “肉呢?”

  “吃了。”

  赵大鹅不淡定了:“你咋啥肉都吃?二叔呀,这玩意,邪性呀。”

  北方,狐狸一般别称狐仙……

  但是赵铁清把大仙都给吃了,赵大鹅都不得不佩服赵铁清是条汉子。

  真特么爷们!

  不怕死!

  包括东台子村附近,一般家里都供奉狐仙。像赵大鹅的三婶张翠兰,屋里供奉了十多个仙,什么狐仙,柳仙,蛇仙,龟仙,虎仙……

  张翠兰天天供那玩意,祈求大仙不让她干活,让她不劳而获。

  其他人家,也有供奉狐仙的。

  赵大鹅的仓房,其实除了供奉灶王爷,财神爷,其实也供奉了观音。

  总体来说,这边这个年代,多少还是有一些民俗传统的,供奉的挺多的。

  所以,常规看见狐狸,也不会有人碰的。

  谁知道赵铁清吃了。

  赵铁清一副无所谓的状态:“我不信那玩意。”

  赵大鹅撇撇嘴,这倒不是赵铁清不信狐仙,而是相比于吃肉来说,仙也无所谓了。

  不过不得不说,那张火红皮子,是真漂亮。

  赵大鹅拿过来仔细看着。

  皮子已经清洗的干干净净的,赵大鹅也没见过狐狸皮子,毕竟这是大仙的皮子……

  赵大鹅有时候也挺迷信的,自然不太可能去杀生一类的。不过如果不是自己杀生,赵大鹅还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这皮子确实特别特别漂亮。赵大鹅摸了摸,这皮子还挺厚的,并且上边耳朵还保留了,看着特别好看。如果好好缝一下,那做成帽子,一定特别好看。

  而且狐狸皮子本身御寒就特别好,戴上一定暖和。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