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0

久没有活跃过了。

  同一个写字楼里,因为这件事不少人中午就没点,他们心里相信,可抵不住生理上的排斥。现在在群里都活跃开了。

  “我家住的近,晚上就点一份,两天没吃都想了。”

  “我住得远,只能晚上看直播支持了。”

  “天呐,开直播啦,那不是得更多人知道了,我们中午还点的上嘛?”

  “预感会大火,我们又得开闹钟订外卖了。”

  “大火是早晚的事。就怕开了闹钟都订不到。”

  有人@朱莉,“@朱莉,我们算是最早一批食客吧,以后能不能单独给我们留一份。”

  “想得美,做梦吧你。”

  第26章

  下午三点,朱莉把厨房的两个摄像头打开,一个照着朱莉的工作区域,一个照着打包区域。

  朱莉和爸妈平时工作都是头套口罩手套戴齐全的,工作习惯一点不需要改。前十分钟有些拘束, 后面忙起来都把摄像头给忘了。

  朱莉和爸妈分工不同, 他们洗菜, 她负责荤菜这块。

  手机就放在墙角的置物架上, 朱莉只要一开始工作就会保持高度集中, 心里眼里只有正在做的这道菜, 根本不会去想置物架上的手机,更不会想到去看人家的评论。

  也可能跟从事的行业比较传统有关,朱莉这人就不太喜欢去接触电子产品,接触是因为实在不得已。

  朱莉先炖的梅干菜烧肉,监控里两块砧板一样大的五花肉,没费多少功夫就切完了,有人眼睛凑近屏幕看,实在忍不住要打段字, “这是怎么做到每块肉都同样大小,还速度这么快的?”

  下面评论:“拿尺子量都没那么精准的。”

  “哇天呐,这功夫要练多久啊?我切块肉都得刀在肉上来回比划好几下才决定下一刀。切完还是有大小。”

  “好想拥有老板手上那把刀,感觉切肉特别快,没有一刀是浪费的。”

  “有没有可能不是那把刀多厉害,是老板厉害。不瞒你们说,太锋利的刀我都不敢使, 怕割伤自己手。注定干不了厨房工作。”

  这个点,上班族都在办公,想看也没时间,只有自习室里学习的人时间比较自由些,盛雨晴和自习室里几个人守着三点点开直播。一是看看人气,朱莉首次开直播自然是要支持下的,一个是也真的好奇,想看看朱莉的厨房什么样。

  看完人气有三百多,放心了,第一天嘛。再看会儿,原来厨房长这样,原来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看朱莉这么忙,我也加油背书去了,不努力都不好意思。”

  “呜呜呜,我不想做英语阅读理解了,好难啊,感觉洗菜切菜好治愈。”

  单雨晨忙里偷闲,手像装了弹簧似的连点了两百多下赞,一边点一边看监控里的厨房环境,干干净净,可以说是一尘不染,朱莉果然没让她失望,甚至还是惊喜。

  一个人点赞不够,她还把直播间转发给了奶奶,不介意奶奶转发到小区业主大群里。

  远在偏僻药厂的陈佳乐躲在大概有她一个半人高的箱子后面,摘下劳保手套,短暂点开了几秒看下。那件事情的负面影响不小,她挺担心这家店倒的。

  自习室和这家店都是她精神支柱一样的存在,她在自习室里和其他人一起学习,备考,大家互相尊重,发出一点点声音都会自责是否影响到了大家的学习。 奇迹快餐给她的感受就更简单明了了,对生活的尊重,有人在认真地准备一餐饭,不是应付了事。

  观看人数四百就放心了,戴上手套,拿起剪刀继续拆箱子。

  明珠小区这边,老人家的时间最多了,关注食品安全那是头等大事,两点半开始业主群里就有人在提醒别忘看了。

  每隔几分钟就提醒一次,两点五十八分了,群里语音刷刷刷发出来,就好像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一样。

  监控镜头出现了,第一件事一定是把厨房角角落落都仔仔细细看一遍。老人家眼里的干净往往比年轻人要苛刻得多。饶是几十年都习惯性带着挑刺的眼光看人看事,张嘴就是哪里不好,也挑不出这厨房的问题。

  洗菜仔细利索,洗完沥水这一步工序是他们没想到的,看来这比他们自己在家洗还讲究。

  洗菜这一步能做到这样,后面还担心什么呢。

  明珠小区业主群里:

  大家晚上好去排队了,别去晚了排不到。

  她那个沥水的转圈圈的哪里买的,我也去买一个。

  这个我家老早就用上了,网上就有卖,等一下,我看看怎么发给你。

  批发市场生意最多的时候是上午九点到下午两点,这个时候基本没什么人了,盘完货就可以关店回去了。盘货要专心,但自己的店又没人管,先打开看会儿,他们最主要关心的还是卫生安全问题。

  尽管中午已经看到了截图,他们也完全相信这些截图的真实性,毕竟关系到吃进肚子里的,亲眼看下心里更踏实。

  这回不仅在直播评论区里留言了,店主群里也聊开了。

  这下是完全放心了,以后中午只点这家了,再也不自己烧菜做饭了。我终于解放了。

  我也不打算烧了,两份饭也要不了多少钱,比我自己烧的不知道好吃多少倍。

  我看那熟练程度,不做酒店大师傅可惜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