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赶人出去
这个阶段的工作就相当麻烦了,中江省可是产粮大省,一年中,县一级粮食局过手的粮食数不胜数,加上八十多个县级单位,这项工作当然就繁重地不行了。
这也就是最典型的,领导一句话,小兵跑断腿,祁同伟在他的办公室里确定了一个方案,全国执行下去,就把全国几级纪委的数千人甚至数万人干部们忙得脚打后脑勺。
作为决策层的祁同伟虽然有些同情执行层的干部们,但是他也没什么好的办法,这个严查到底的姿态必须要做出来,这才能在下一阶段清查耕地红线的时候,让下面的干部不再有侥幸的心理。
“县乡粮食购销系统的调查才是这次的重点,绝对不能说怕麻烦,就松懈了这一块,一定要坚决执行下去,八十几个县,不能有漏网之鱼。
还有,通知你收到了吧,两周以后我要代表上头去中江省和汉东省一趟,上面已经审批下来了,时间大概会是两周,一省一周,也就是说现在起到下个月这个时间,一整个月,咱们都要忙起来,事情可能有点忙,同志们尽量要克服一下。
另外这次我会代表上面正式在地方开一个清查耕地红线的动员会,他们省委班子的态度怎么样?”
这句话问的必然是中江省,汉东省是祁同伟的老家,省委以自己人为主,把握得住。
祁同伟这次下去,就是作为中枢的代表,先和中江省省委班子施压,等他们阳奉阴违,不执行中枢战略的时候,祁同伟接着还会下去一趟,到那个时候,就得拿着屠刀和他们说,勿谓言之不预也。
翻译过来就是,我警告过你们了,你们不听话,那就砍你们。
胡海鸥有些犹豫,可以说,他这几句话,可能就代表了祁同伟对中江省委的第一印象,而清查耕地红线的工作中,祁同伟就是中枢的代表,可能一句话就能决定一名副部级干部的前途,甚至决定是不是进监狱。
胡海鸥虽然有点想为中江省的干部们说好话,但是职责在身,他能选到亲自下来巡视,已经是做出了不少努力了,还是实话实说吧。
“祁副书记,根据我的调查。
中江省省委对清查耕地工作,并不积极,相反有些抵触。
他们更加希望和上面沟通沟通。”
祁同伟听到这个消息,并不意外,因为前世中江省委就是这个想法,也是这么做的。
“原因呢?”
“我个人认为,还是他们觉得恢复耕地不太现实,他们占用的耕地数量太多了。
说难听点,就是躺在草地里任蛇咬,也不想动,情况太严重,他们是破罐子破摔了。”
祁同伟用手挠了挠太阳穴,有点痒,最近京城的天气不好,满天都是柳絮纷飞,祁同伟最讨厌这个时节了,总会在脑子里想,能不能用打火机烧一下,不过理智和常识总是在制止他。
至于中江省那边他们积极了才不好呢,不然到时候怎么拿他们开刀,给祁同伟做政绩。
虽然后世最后的结果也是中枢没了办法,强行恢复了一百万亩不到的耕地,只能把缺的口子让其他相对落后省份补齐了,如果真的把所有的耕地恢复了,只怕十几个地级市GDP都要后退。
加上其他几个产粮省份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有点法不责众的意思,最后中江省委就算最严重的干部,也只是被调离了岗位,背上了警告处分而已。
这时候,刚好卢强推门进来,看祁同伟还在打电话,示意了一下已经三点二十了。
祁同伟摆了摆手,用手捂着话筒。
“让他再等等。”
卢强点点头,转身出去,没有说话。
“看来啊,还是得杀鸡儆猴,我会和领导们汇报一下,经过几轮巡视后,对执行中枢战略不积极的省份,甚至对抗上级指示的省份主要领导,进行纪律上的严厉处分。
严重的情况,甚至要调离负责干部,清查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胡海鸥一点没觉得祁同伟在吓唬人,他就是干这个的,心里也暗叹一声,知道祁副书记是对中江省委这样的态度极为不满了。
同时他心里也觉得中江这边态度不对,上面的战略下来,无论怎么样,都必须要表现出积极配合的态度,现在他们一副躺平摆烂的态度,别说祁副书记这样生气了,连胡海鸥都觉得,如果自己是副书记,也一定要狠狠敲打他们一番。
“那这样,你先按自己的工作节奏进行巡视,你也是老纪检了,我不多指手画脚。
等我过去中江省和汉东省督查的时候,你带人和我汇合。”
“是,祁副书记,那我先去工作了。”
祁同伟挂断电话,接着按了内线电话,让等在外面的中江省纪委章书记进来。
章书记全名叫章胜龙,长得跟个老农民一样,皮肤黝黑,身材瘦削,戴着一副眼镜,年龄倒是不大,五十二岁,刚好比祁同伟大十岁。
“祁副书记。”
“老章,坐,特地跑京城来,有什么事情吗?”
这话一出,章胜龙顿时知道,祁同伟是没耐心扯东扯西,要他单刀直入。
磕磕巴巴了一会儿,章胜龙还是决定直接开口进入正题,他可是听说过,祁同伟这位新任副书记非常难缠,还很难说话。
“这不是收到您下发的通知了吗?
两周后去我们中江省视察,我这是提前过来汇报中江省的情况...”
他的话还没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