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7章 示威与反示威,试探与反试探

几载矣。”

  说着,冯大司马又问道:

  “待天下三分时,卢公可知,官府所记户籍人丁总计有多少?”

  “多少?”

  “依我估算,最多不会超过八百万!”

  卢毓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

  “冯公又如何知晓?”

  他不是不相信这个数据,毕竟这数十年战乱以来,“白骨曝野”“十室九空”并不是虚话。

  他怀疑的是冯某人是怎么得到这个数据的。

  毕竟三国鼎立,户籍人丁乃是机密,冯某人又怎么知道魏吴两国的数据?

  冯大司马轻笑一下:

  “这有何难?当时大汉曾核算过蜀地人口,不足百万,而军士则有十二万上下。”

  “军士与丁口之比甚至不到十比一,另外两国想来也差不多。就算是按十比一计,吴国丁口最多不会超过两百万。”

  “而你们,当有五百万上下。三方加起来,不是八百万是什么?”

  人口不能直接知道,但三国各有多少兵力,估算个大概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后世有黑子拿人口与军士的比例来黑诸葛老妖是穷兵黩武,也不知道他们是没算过魏吴两国的军民比例,还是故意避而不谈。

  事实上,战事紧张的时候,三国的军民比例就算有差别,也差不了多少,基本都是在九到十。

  卢毓闻言,冷汗终于忍不住地汵汵而下。

  这个时候,他才想起,眼前这个粗野武将除了诗文,还是一位算学大师。

  甚至开创了闻所未闻的算学领域。

  冯大司马可不管卢毓在想什么,他双手撑着案几,缓缓道:

  “卢公,从五千五百万到八百万,且不说像你们这些世家大族隐藏了多少人口,但数十年战乱死了多少百姓,你能算得出来?”

  卢毓脸色大变,不敢回答。

  冯大司马并没有打算放过他,直接起身,绕过案几,步步逼近:

  “卢公口口声声说是为百姓生民而来,那你可知所效忠的伪魏所谓的武帝曹操,曾屠过多少城?死在其屠刀下的百姓有多少?”

  卢毓浑身一震,不敢直视冯大司马的眼睛。

  冯大司马“嗤”地冷笑,“我大汉昭烈皇帝当年南渡汉水至当阳,荆州百姓士吏扶老携幼相随者有十余万,此可谓仁义施而百姓从。”

  “季汉以仁义立国,行王道,所到之处,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今竟有屠城篡汉之贼在大汉王师面前言为生民立命,吾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是也!”

  “我今日领兵至此,就是要平灭叛贼,兴复汉室,让仁义施于四海,为天下开太平!”

  卢毓只觉得全身的血一下子都涌到了脸上,面皮又胀又紫。

  只恨不得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冯某人。

  我真傻,真的,我真的太傻……

  明知道此人的巧言令色之名,居然还敢与此人作口舌之争……

  若非还能想起司马太傅的重托,让他还怀有一丝理智,卢毓恐怕早就羞愧地掩面飞奔逃离。

  他再次深吸了一口气,索性是不要脸皮了,强问道:

  “冯公既以仁义自诩,现太傅亦愿意早日结束战祸,冯公为何又不愿意应下司马公的邀战?”

  冯大司马再次呵呵一笑,蔑视了对方一眼,没有立刻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指着东边问道:

  “卢公可知,邺城现在的粮价是多少钱?”

  卢毓当然知道,但他不想说,但又不得不说,犹豫了一下:“三千钱一石。”

  冯大司马略有意外地看了对方一眼,他还以为对方会故意往少里,没想到竟然还算是诚实。

  “邺城算是河北第一大城了吧?有河北诸郡县供给,粮食居然还能达到三千钱一石,可想而知,各地的粮价恐怕只高不低。”

  事实上,这还是只是最低价。

  高的时候,能达到五千钱。

  冯大司马叹息,“百姓之困苦,只怕已不足用苦不堪言来形容。”

  “据我所知,河北有些地方的粮价,甚至已经接近万钱。”

  卢毓默然,不敢接这个话。

  冯大司马转身,又指了指西边,问道:

  “那卢公可知,我后方的晋阳,粮价是多少?”

  卢毓摇头:“不知。”

  “三百五十钱。”

  卢毓猛地瞪大了眼,忍不住地提高了声音,脱口而出地说道:

  “不可能!”

  冯大司马淡淡道:

  “没什么不可能,顺着这里往东走,出去就是太原,卢公若是不信,直接去看看就是,左右不过是十来日时间,耽误不了多少时日。”

  卢毓盯着冯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