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章 抉择

乎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他的嘴唇微微颤抖,有些无力地张开,仿佛想要说什么,但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有说。

  原本常年在地里劳作而颇有些力气的身子,一下子塌了下来,仿佛一切的力量都已经消失。

  良久之后,曹苗这才用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问道:

  “允恭,当真要走这一步了吗?”

  曹志惨然一笑:

  “阿兄,我们这些年,可不就是一直在等这一天吗?”

  “洛阳失守,关东可就再没有可以阻挡汉军的要隘了。”

  守着关隘都不能阻挡汉军。

  无险可守,拿什么去跟汉军打?

  理智上,兄弟俩都知道这一天很有可能会到来。

  可是情感上,他们又希望这一天永远不要到来。

  这是一种极为矛盾的心理。

  甚至这种心理,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煎熬。

  特别是对曹志来说,这种煎熬更甚。

  因为他还要需要时时刻刻的盯着天下的局势变化,然后做出判断。

  既不能在大魏还有希望的时候去投靠。

  也不能在大局已定的时候去投靠。

  太早,那叫数典忘祖。

  太晚,那叫无济于事。

  “荆州与扬州,合计尚有二十余万大军,若是再加上冀州司马懿所辖兵马,不下五十万。”

  曹苗有些不甘心地说道,“再怎么说,司马懿也算是我们大魏的太傅。”

  “就算他与大将军再怎么不和,也当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曹苗不提司马懿还好,一提司马懿,曹志脸色就变得无比阴沉。

  “若是他知道这个道理,那就不应当让洛阳失守!”

  司马懿与曹爽不和,又要苦守洛阳,与汉军相争,粮草未免不济。

  若是他控制了冀州,集河北之力,以太行山为墙,以函谷关为门,不让汉军东进。

  无诏擅越州界一事,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

  反正曹爽也不得人心。

  短短几年,就把国事弄得一团糟。

  与其把河北留在他手里祸害,还不如拿来阻挡汉军。

  “司马懿若是当真有心要守洛阳,未必不能守住。”

  不管怎么说,拿下上党之后,迫不及待地冒险进攻太原,怎么看也不像是司马懿这等谨慎之人应有的做法。

  特别是他的对手,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

  那可是与前汉帝国双璧相比,也都丝毫不逊色的冯鬼王。

  就算是司马懿当时因为轻易拿下上党而产生了轻敌之心。

  但在进入邺城之后,他仍可以领军回河内,然后再从河内渡河回到洛阳。

  若是司马懿亲守洛阳,函谷关未必会失。

  可是让曹志觉得诡异的是,司马懿非但没有回师洛阳,甚至连一兵一卒都没有派回来。

  直到洛阳丢失,他都是一直呆在邺城。

  这等做法,只有两种解释。

  一是他故意坐视洛阳失守。

  二是他视河北为自己所有,所以宁愿洛阳失守,也要早一日把冀幽二州彻底收入囊中。

  无论是哪种解释,这都是曹志所不能接受的。

  曹苗听到曹志这么一说,脸色发白:

  “允恭的意思是……司马懿有异心?”

  不是有好多人说,太傅是大魏忠臣,只有太傅,才能扶大魏于不倒吗?

  “他有没有异心我不知道,但他肯定没有尽心保洛阳。”

  就算没有异心,但至少有私心。

  内有曹爽与台中三狗祸乱朝纲,外有司马懿等人自怀私心。

  汉军已克洛阳,随时可以东进。

  七庙已隳,国将破灭,直至这一步,朝廷居然仍不愿意对宗亲诸王有丝毫的松绑。

  身为曹氏子弟,如之奈何?

  曹苗虽是兄长,但天赋远不如曹志。

  再加上这几年在乡下过着半隐居的生活,消息渠道也比不过曹志。

  此时听到曹志这么一说,他的脸色已是变得难看之极。

  “外面都道曹爽无能,唯有司马太傅能保大魏,没想到……”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曹志摇头,他看向曹苗,“那封信,阿兄带来了吧?”

  曹苗点点头:

  “日夜不敢离身。”

 &emsp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