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1章 此时此刻,恰似彼时彼刻

sp;曹爽在治国方面,确实无能。

  但在祸国方面,却是极具天赋。

  这才几年啊?

  大魏竟已是变成了这个模样?

  只是刘孙二人,再怎么后悔也没有用。

  自从曹爽有了台中三狗之后,独专权势,变易朝典,政令数改,多变旧制。

  刘孙二人虽仍是兼中书监中书令,但实则已是虽居要职却无实权。

  再加上台中三狗行事越发猖獗,刘孙二人,于是干脆称疾让位。

  眼不见为净之下,倒也算是安心享了几年的富贵。

  毕竟是曹爽上台的主要推手,曹爽虽不让二人掌实权,但在表面上,对二人至少也算恭敬。

  台中三狗自然也不会为难他们以及子弟。

  若是洛阳不失,就此一直下去,倒也不是坏事。

  坏就坏在,洛阳突然就丢了。

  许昌就像被洗得白白净净的小白猪,一下子暴露在汉国的虎口之下。

  看着曹爽如丧家之犬,一刻也不敢停留,连夜挟天子逃走。

  再加上这几年积攒下来的怒气,当真是让孙资忍无可忍。

  这才有了在刘府破口大骂的场面。

  “没想到曹爽竟是无能到这等程度。”

  孙资接了刘放一句。

  洛阳周围,环卫八关。

  西贼就算是取了洛阳,但若是不拿下周围诸险要,必不可能安心南下。

  洛阳周边未定,且北边还有太傅的数十万精兵,一时之间,西贼何敢南下向许昌?

  曹爽与台中三狗等亲信,竟是连这一点都想不到,说是蠢如猪狗,一点也不为过。

  如此仓皇行事,不但让西贼笑话,而且必然会引起国内人心浮动不安。

  避得一时之安,取得长久之乱,愚者之举!

  刘放摇头:“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还是想想如何弥补才是。”

  孙资与刘放共事数十年,闻言而知其意:“子弃难道不跟着去谯县?”

  刘放摇头:“从洛阳跑到许昌就够丢人了,再跑去谯县,与曹爽那丧家之犬又有何异?”

  孙资点头,有些无奈地一笑:

  “你我这么般岁数了,想不到还有机会为大魏再效力一次。”

  两人皆是领会到对方的意思,相视一笑。

  “子弃想要从哪里着手?”

  “自然是守将,如今许昌城里,谁有兵权,谁就是说话算数。”

  “骠骑将军赵伯然?”

  赵伯然就是赵俨。

  曹叡东巡时,就是让赵俨领军先行,救援合肥。

  可以说,赵俨是许昌的重臣里,最能领军的一个。

  可惜的是,他是老臣。

  虽说一直以来,赵俨在曹爽与司马懿之间,从未有过明确表态。

  但曹爽对大魏的老臣,特别是什么四朝三朝老臣,颇为不信任。

  所以赵俨虽是骠骑将军,但手中的兵权,却是早被曹爽兄弟夺得一干二净。

  直至许昌危急,有能力,而且还能担任起守卫许昌的人,居然还是这位老臣。

  “辅佐赵伯然留守许昌的,还有一人,也需要注意。”

  “谁?”

  “讨寇将军王伯舆。”

  王伯舆就是王基。

  王伯舆在先帝时期,曾因公事被免。

  后来又被曹爽提拔启用。

  只是王基虽是曹爽举荐重新出仕的,但对曹爽专权,导致魏国风气大坏之举,大是不满。

  甚至还撰《时要论》来讥讽时事。

  这就肯定是要惹得曹爽不爽了。

  不过王基是他举荐的,若是再以过错二免其官,未免显得曹大将军有眼无珠。

  所以王基这几年,只是得了一个冗官而已。

  这一次,曹爽让他留守许昌,为了不被人说他是公报私仇,甚至还给王基封了一个讨寇将军的名号。

  许昌的混乱底下,暗流涌动。——

  从许昌跑到谯县的曹爽,有些惊魂未定,在得知西贼并未前去攻打许昌后,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只是光靠手里这点禁军,总觉得不太够,于是他又以天子诏令的名义,命令王凌派军前来谯县护驾。

  太后和天子突然驾临谯县,就算是谯县建有宫室,但宗亲、公卿、大臣不断涌来,仍是让谯县显得混乱无序起来。

  一片闹哄哄的,其间夹杂号哭之声,公卿大臣们,步伐急促而踉跄。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