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第1234 致人而不致于人

弓弩手与刀排手自发散做三五成群的小队,相互交替掩护。

  魏军虽有防备汉军从关城内冲出,但没想到,关城内还藏着这么一支久蓄精锐的骄兵悍将。

  箭如雨下,就算是有流矢穿入甲内,最严重亦不过是透甲而刮伤外皮。

  对于这三千人来说,外皮伤那也叫伤?

  原本为了引诱城内守军出城,魏军非但没有挖出壕沟,甚至连拒马都是漫不经心地堆成。

  眼见滚滚铁流轰然逼近,汉魏双方前排人马轰然相撞。

  然后,魏军整列整队向后退去。

  随着战鼓的急促,攻势也在加速,娴熟地乘着间隙,反复戳插出去锨翻刺倒。

  但凡有敢拼死抵抗者,皆是被狂顶上的长枪狠狠刺倒。

  “刺!”

  “杀!”

  “挑!”

  “杀!”

  同样的口号,同样的动作,在这些人做来,却是有如机器般精密,整齐如一。

  即便飘起的血线,都那么赏心悦目。

  被石苞及时抓住的空隙,很快就扩大成了巨大的漏洞。

  关城上的令旗再变,同时鼓声密集响起。

  “转!”

  “喝!”

  杀戮机器开始转向。

  “报!将军,不好啦,贼军向这边攻来了!”

  背负着领旗的传令兵,狼狈不堪地冲过亲卫,摔倒在司马师面前,大声地喊道。

  “什么贼军?哪来的贼军!”

  司马师目之所及,确实看到了前方有些混乱。

  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出这么大的娄子。

  “从关城内冲出来的贼军,前面,前面快要挡不住了。”

  “怎么会这样!”

  司马师闻言,脸色大变!

  自己才在一刻前接到城内又有一支人马冲出来的消息,怎么就转眼就要冲过来了?

  前面是纸糊的吗?!

  PS:

  下面不要钱。

  常有书友提起邓艾、姜维、石苞三人,说这三人都是历史上的名人,能力也不相上下,为什么待遇相差那么大。

  其实这三人的命运,就是一个“选择大于努力”的典型例子。

  邓艾选择了司马懿,自然就只能是炮灰的命。

  姜维是丞相的人,所以是中规中矩。

  毕竟按原历史上,姜维真正起势,还得十余年后,等费祎被刺杀身亡,他才能统领大军北伐。

  在这之前,他要受到蒋琬费祎的节制,只能领万把人骚扰一下北边。

  而且本书中,他已经比历史上快了很多。

  至于说为什么土鳖为什么不提拔姜维?

  以前姜维都是在诸葛亮麾下,哪轮得到土鳖说话?

  土鳖掌权才三年,这三年又没有大战。

  而且大封赏的时候,姜维已经封赏过了,哪有再提的道理?

  再说了,土鳖手底下那么多人,他不去用,偏偏要去提拔姜维,你让手底下的小弟怎么想?

  当老大,就要有当老大的觉悟。

  否则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所以石苞因为抱紧了土鳖的大腿,自然是鸡犬升天,运气要比姜维强一些。

  在历史上,邓艾和石苞都是寒门出身,又同是司马家的忠犬,然而下场却是天差地别,说明石苞的确实会站队。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