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加官晋爵(二)

娘如女,若非不方便,吾与三娘,恨不得每日守在夫人身边聆听教诲。”

  诸葛乔闻言,看着冯永,脸上的神色,有欣慰,又有欣喜,还有如释重负:

  “阿母曾说过,她这辈子最得意的事情之一,就是让三娘跟了你,你在她眼里,与他人是不一样的。”

  “我亦知你现在位高权重,公务繁忙,但若是有空,能抽出些时间去看看她,想必阿母定然会高兴。”

  冯永点头,看向诸葛乔,心里感叹这位阿兄真乃难得的实在君子:

  “阿兄以后可有什么打算?”

  诸葛乔本是冯永特意从南中调过来,暂任关中大军的粮草官。

  现在凉州军已编入中军,诸葛乔虽说也因累积功劳,转成羽林中郎将。

  但看诸葛乔坚持把丞相的武乡侯爵位让给诸葛瞻,想必他也是想要靠自己封侯。

  哪知道诸葛乔却是摇头道:

  “还没有想好,再说了,阿母身体也不太好,我留在长安顺便照顾阿母,想来也不错。”

  冯永却是不赞同他的想法:

  “丞相这辈子一心想要兴复汉室,他老人家就算是病重,也不让夫人和你前来探视。”

  “阿兄乃丞相长子,岂能碌碌无为,不思进取?阿兄当继先人之志,方不失孝道。”

  “至于夫人,阿兄自不必担心。吾现在既是中都护,想来以后不能轻离长安,难道我与三娘,还能不照顾夫人?”

  诸葛乔闻言,知冯永有举荐之意,他不由面现迟疑之色:

  “这……吾本平庸,怕是有负明文所望。”

  “天生吾徒有俊才,阿兄何须自谦?现在大汉复取旧土,正是需要吾辈出力之时,难道阿兄反是要退缩么?”

  诸葛乔被冯永这一番说道,说得哑然苦笑,他指了指冯永:

  “我说不过你,但就算我想要出力,也得有合适的位置吧?又不是说……”

  “位置多的是,并州刺史府缺少一个长史,我看阿兄就挺合适。阿兄若是有意,吾自会举荐。”

  现在大汉的军队,分为两部分,中央军与地方郡兵。

  中央军又分两部分,驻守长安及长安附近的,是中央军的中军。

  而驻守各地州郡的中央军,是中央军的外军。

  外军多是驻扎在边境,所以也可称为边军,由中央直接委派将军统领。

  像马岱,现在就领着五千外军驻守上党。

  各地刺史府所能掌握的军队,则是地方郡兵。

  说简单点,就是军政分离。

  当然,也不排除军政合一的情况——比如都督府。

  还有就是,像并州刺史邓芝,因为领有右卫将军这个将军号,所以也有权统并州兵马行征伐之事。

  但在并州领兵的王平与刘浑,已经算是中央军序列里的将军,就不能再担任刺史府的长史。

  “并州刺史府长史?”

  诸葛乔虽说非才智出众之辈,但好歹也是受丞相熏陶这么多年,他一听冯君侯这个话,顿时就是开玩笑般地说道:

  “你才刚刚得封平城县侯,现在就想让我去并州出任长史,莫不是想让我给你看着封地?”

  他本是随口一说,哪知冯中都护却是微微一笑:

  “阿兄知我。”

  PS:

  澄清一个固有印象:

  汉朝其实是有短裤的,叫作裈,分为短裈与长裈。

  短裈也叫犊鼻裈,《史记》所载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卖酒时,穿的就是这种。

  还有一种长裈,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沙滩裤,一直遮到膝盖。

  裈一般是兵卒、仆从、农人干活时穿,也叫穷袴。

  还有一种,就是和我们现在所穿的裤子差不多,叫袴褶,是骑兵必穿。

  个人认为从胡服骑射时就应该有了,要不然的话,骑兵是没有办法长时间骑马的。

  大部分读者应该没有骑过马,若是骑过的话,就应该深有体会,若是古代骑兵不穿袴褶的话,大腿内侧就会被磨得血肉模糊。

  袴褶到了南北朝时,已经成为潮流,晋朝甚至有人穿着它上朝。

  最后一种,叫袴,也叫胫衣,这才大部分读者认为古人所穿的那种类似长筒袜的内衣。

  本书有了南乡纺织的推动,袴裈合一,成为合裆裤,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所以不要再纠结某些坐姿会不会露出不应该露出的东西。

  还有一个左右尊卑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看朝代的。

  而且就算是同一朝代,也能推出矛盾的结论,没有一个绝对的定论,争论几天几夜也说服不了对方。

  不少人认为西汉是右尊左卑,而东汉是左尊右卑。

  本书的设定是,季汉是接

上一页下一页